商业营销中,明星代言很普遍。不过,对于智能家居品牌来说,请体育明星代言,这到底是帮了忙还是添了乱?其中的花费、所得和策略,都需要我们细细研究。
体育代言的商业价值
企业请体育明星做代言人已非罕见。运动员通常给人一种健康、阳光的印象,若企业能将这种形象与自身品牌相结合,无疑能提高品牌的良好口碑。比如,苏炳添为小米代言,宣布后立即举行发布会,这一举措让小米的话题热度持续升温,从商业角度看,前景十分看好。众多消费者因喜爱体育明星,自然而然地对其代言的产品产生兴趣,这为企业吸引了潜在客户。
不过,代言并非只有好处,成本就是企业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代言成本之高
体育明星的代言费用相当昂贵。这费用不仅仅是明星的报酬,还包括广告制作、发布和营销推广等费用。这些费用少则几千万元,多则上亿元,对许多企业来说是一笔沉重的负担。智能家居行业正处于发展阶段,企业普遍需要大量资金用于研发和推广,而明星代言的费用更是企业难以承受的负担。
成本如此之高,难道这就意味着智能家居企业不能请体育明星来做代言人吗?其实并非如此。
代言的潜在益处
在相同的预算条件下,智能家居品牌选用体育明星作为代言人,确实有其独特的优势。体育明星通常拥有健康、阳光的形象,这有助于提升智能家居品牌的健康形象,让消费者对企业的产品产生信任感。此外,体育明星通常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形象正面,与一些娱乐明星相比,他们代言时遭遇负面事件的概率较小。这有助于智能家居品牌在宣传过程中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既然有好处,那么哪些智能家居品牌更适合?
适用品牌类型
并非所有智能家电品牌都适宜由体育明星代言。像那些知名的上市公司、央企、单一产品领域的独角兽企业以及传统产业中的大型企业,它们转型智能家居后,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足以承担体育明星代言的支出。然而,对于大多数智能家电品牌来说,它们的年度销售收入可能连亿元都难以达到。在自身发展尚需大量资金投入的情况下,花费数千万来聘请代言人,对他们来说并不切实际。所以,这类企业要慎重考虑代言事宜。
对于预算有限的智能家居品牌,有其他策略可选吗?
低成本代言策略
企业预算有限时,可以挑选一些有发展潜力和积极影响力的非顶级运动员进行合作。以苏炳添为例,尽管他并非奥运金牌得主,但他对体育精神的极致追求与科技品牌的形象相契合。在他参加东京奥运会之前,他的一些代言费用明显低于小米此次的代言支出。企业选择这样的运动员作为代言人,不仅可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良好口碑,还能有效控制开支。
除了找运动员代言,还有其他营销方式吗?
赛事参与营销
智能家居品牌有机会参与国内外知名赛事的智能化项目,比如承接或提供赞助。例如,鸿雁品牌参与了杭州亚运场馆的智能化项目,LifeSmart云起则成功中标了冬奥会冬奥村的智能家居项目。这些项目不仅有助于企业赢得良好口碑,还能作为优秀的营销案例和品牌推广材料。与明星代言相比,这种做法可能成本更低,而且能带来实实在在的项目成果。
智能家居品牌在选择代言人时,无论是体育明星还是其他类型,都应考虑自身具体情况。对此,有人觉得请体育明星代言是智能家居品牌营销中不可或缺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