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业营销界,明星代言已是常态。然而,对于智能家居品牌来说,选用体育明星做代言人,是能带来帮助还是增添负担?这其中的开销、所得和策略,确实需要我们细细研究。
体育代言的商业价值
企业请体育明星做代言人已不稀奇。运动员们通常拥有健康、阳光的形象,若企业能将这种形象与自身品牌结合,无疑能提高品牌的良好口碑。比如,苏炳添为小米代言,宣布后立即召开发布会,这样的举动让小米保持了话题热度,从商业角度看,前景十分看好。许多消费者因为喜欢体育明星,也会对其代言的产品产生兴趣,这为企业吸引了潜在客户。
不过,代言并非只有好处,成本就是企业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代言成本之高
体育明星的代言费用相当昂贵。这些费用不仅包括明星的代言费,还包括广告的制作、发布和市场营销推广等各项开销。这些费用少则几千万元,多则上亿元,对许多企业来说是一笔沉重的负担。目前智能家居行业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企业普遍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研发和推广,而明星代言的费用更是他们难以承受的负担。
成本如此高昂,这难道就表示智能家居公司不能请体育明星来做代言人吗?其实并非如此。
代言的潜在益处
在相同的预算条件下,智能家居品牌若选用体育明星作为代言人,具有明显优势。体育明星通常拥有健康、阳光的形象,这有助于提升智能家居品牌的健康形象,并给消费者留下产品可靠的好感。再者,体育明星往往凭借自己的努力赢得成就,形象正面,与部分娱乐明星相比,他们代言时遭遇负面新闻的可能性较小。这样一来,智能家居品牌在宣传过程中可以减少不少麻烦。
既然有好处,那么哪些智能家居品牌更适合?
适用品牌类型
并非所有智能家电品牌都适宜由体育明星代言。那些如知名上市公司、央企、单品独角兽以及传统产业大鳄转型而来的智能家电品牌,由于资金雄厚,能够承担起体育明星代言的支出。然而,许多普通智能家电品牌,其年度销售收入可能连亿元都难以达到。在自身发展急需大量资金投入的情况下,花费数千万聘请代言人显得并不实际。所以,这类企业要慎重考虑代言事宜。
对于预算有限的智能家居品牌,有其他策略可选吗?
低成本代言策略
企业预算有限时,可以挑选那些有发展潜力和积极态度的非顶尖运动员进行合作。以苏炳添为例,他虽非奥运金牌得主,但其对体育精神的极致追求与科技品牌的形象相契合。在他参加东京奥运会前,其代言费用远低于小米此次的代言支出。选择这样的运动员代言,企业既能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好评度,又能有效控制开支。
除了找运动员代言,还有其他营销方式吗?
赛事参与营销
智能家居品牌有机会投身于国内外各大热门赛事的智能化项目,无论是承接还是赞助。比如鸿雁品牌参与了杭州亚运场馆的智能化建设,LifeSmart云起则成功中标了冬奥会冬奥村的智能家居项目。这些参与不仅为企业赢得了良好口碑,还成为了出色的营销案例和品牌推广素材。与明星代言相比,这种做法成本更低,而且能带来实实在在的项目成果。
智能家居品牌在挑选代言人或采取其他营销策略时,需考虑自身的具体状况。对于是否需要借助体育明星进行代言,你持何种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