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的诞生
2009年,中本聪提出了基于区块链技术、实现去中心化账本记录的比特币,当时它只是少数技术爱好者所做的实验 。数字货币刚诞生时处于非常边缘的地位 ,而比特币以这种创新方式开启了数字货币时代 。早期,人们对它的用途了解不多,人们对它的价值了解也不多,人们只把它当成一种新奇的事物。
比特币诞生后,它逐渐受到了更多关注。2010年,有一位程序员,他用1万枚比特币换了两块披萨,这是比特币首次进行的现实交易,这让更多人开始思考它的应用场景。随着爱好者数量增加,以太坊等其他加密货币陆续出现,数字货币开始逐步拓展其市场。
加密货币的优势
加密货币有个明显优势,该优势体现在跨境支付方面,以前跨境支付成本高,花费时间也长,传统方式下一笔跨境转账手续费能达交易金额的5% - 10%,且要花好几天时间,然而加密货币通过去中心化账本实现点对点交易,成本大幅下降,仅为传统方式的十分之一,耗时也从几天缩短到几分钟。
加密货币具有交易透明度高的特性,这除了在成本和时间方面有优势外,还体现在其他方面。所有交易都会记录在区块链上,任何人都能够进行查询,而且难以被篡改。这为有跨境贸易支付需求的公司和个人带来了新选择,比如一些小型外贸企业,借助加密货币支付,降低了成本,还提高了资金流转效率。
各国央行的布局
各国央行加快推进数字货币布局,中国在该领域成果显著,数字人民币自2014年起开始研究,历经多年实践与推广,试点已覆盖26个城市,交易规模超1.8万亿元,在零售、交通出行、公共缴费等多个领域广泛应用,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便利。
欧盟也不落伍,数字欧元进入了立法进程,在将来有望成为欧洲重要的支付方式。美国开启了FedNow即时支付系统,对数字货币的发展也持有积极的看法。各国央行的这种加快布局,表明数字货币已逐渐进入金融主流范畴。
技术的融合发展
区块链技术持续朝着Layer2扩容方案发展,这能极大地提升交易效率,当前TPS(每秒交易量)较低,不过按照发展趋势有望突破10万次,交易成本近乎为零,这说明未来数字货币交易将变得更高效且更经济。
同时,量子抗性加密算法与零知识证明技术相结合,这化解了隐私保护与合规监管的冲突,智能合约的自我执行能力会拓展至多个领域,诸如供应链金融和数字身份认证等方面,进而构建可编程货币生态,促使数字货币在更多领域得以应用。
政策框架的构建
全球在构建数字货币政策框架方面,有了重要进展。2024年,G20峰会通过了《数字货币监管联合声明》,这意味着全球监管协调机制初步建立。各个国家开始共同制定规则,其目的是保证数字货币市场健康发展。
预计到2030年,超过80%的国家会建立CBDC法律框架,这些框架会重点规范反洗钱问题,会重点规范跨境数据流动问题,会重点规范消费者保护等问题。中国“数字丝绸之路”倡议推动数字人民币成为跨境贸易结算新选择,数字人民币挑战了美元霸权体系,数字人民币还促使各国更积极地参与数字货币政策制定。
未来的应用前景
在未来,数字货币会深度融入物联网,在未来的生活场景中,汽车能够自动支付充电费用,智能家电可以自主结算维修服务,这会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便捷,还能提升物联网设备的智能化程度。
在元宇宙中,基于NFT的数字资产交易规模,预计到2028年能够达到5万亿美元。随着元宇宙持续发展,数字货币会成为主要的交易媒介,进而促进虚拟世界的经济活动。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可以借助CBDC实现金融普惠,非洲移动支付用户依靠数字货币,数量已经突破3亿 。
你看到数字货币发展得特别快,而且呈现出多样的态势,那么你认为在未来它会完全取代传统货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