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业务新趋势
在信托业发展进程中,美国的账户管理类服务信托有独特的地方。它是美国信托业进入成熟期后才出现的业务模式。在这个时期,个人信托和法人信托同样重要。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态势。与此同时,托管与保管信托账户的占比将近七成。突出了该业务的重要地位。
账户管理类服务信托兴起了,这是信托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出现的结果 ,由于市场环境出现了变化 ,传统信托业务无法满足所有需求 ,于是这种新型业务模式便产生了 ,在那个时候 ,美国信托市场如同肥沃土壤一般 ,为它的成长创造了条件 。
重要代表机构
纽约梅隆银行是美国历史上颇具代表性的金融机构,它在账户管理类服务信托领域成绩斐然,纽约银行能在环境变化中敏锐地找到新定位,进而成功转变为信托和银行混业经营机构,专门服务资本市场结算、托管及投资绩效评估。
如今,从数据能明确看出,存在一种账户管理类服务信托,它包含非主动管理类信托账户,这种信托是纽约梅隆银行信托业务的绝对主要力量,也是信托收入的绝对主要力量,它通过自身发展证明了这类业务有巨大潜力。
发展现状展现
在美国当下的信托市场中,账户管理类服务信托受到了纽约梅隆银行的关注,其他金融机构也都相继进入这个领域。多种信托投资工具不断创新,这让账户管理类服务信托有了更多发展的机会。它的业务范围逐渐扩大,覆盖了从简单托管到复杂资产配置等诸多方面。
这种业务对信托公司提高收益有帮助,它促进了美国信托业的多元化发展,促使不同类型的客户参与进来,让信托市场变得更加活跃。
国际经验对比
与日本相比,当信托业发展到一定成熟阶段,主动管理类信托业务规模会下降。服务信托业务等以轻资本为主的业务规模会上升,美国和日本都是如此。两国都大力发展了账户管理类服务信托业务模式。
不过美国和日本在发展这类业务时侧重点存在差异,美国更注重金融创新,其业务涵盖范围广泛,日本更强调稳定性,在风险控制方面表现优异。
中国借鉴案例
中国信登探索建立行业专属平台,这是个值得借鉴的好案例。中国借鉴了美国和日本的经验,并且结合了自身行业特点。该平台考虑到了信托产品特性,考虑到了行业基础配套设施现状,还考虑到了行业宏观环境需要。
将信托行业的发行交易环节集中于一个平台,将结算托管环节集中于一个平台,将信息披露等环节集中于一个平台,这展现出业务的集聚规模以及范围效应,为中国信托行业打造了专属交易平台,满足了信托产品特性与投资人要求。
可持续性与展望
账户管理类服务信托业务发展前景广阔,它已成为信托公司或银行的重要中间业务,该业务资本消耗少,能有效提高非息收入占比,还能借助非主动账户管理,与信托投资业务、资管业务相互联动,进而提升综合盈利水平。
但目前该业务开展遇到了业务边界不清晰的状况,概念也不容易界定。规划业务时要着重建立并完善相关制度规则,确定业务内容以及边界,这不但对业务发展有益,对信托行业规范也有帮助。大家觉得中国信托业未来在账户管理类服务信托业务上会有怎样独特的发展道路?